金属材料检测中材料的屈服强度因其工程意义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指标
金属材料检测范围是比较广的,可以是对各种金属或是机械设备机器零件等的化学成分分析、性能测试等,一般而言检测的项目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元素测试等方面。在金属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质中还有一个屈服强度,材料的结构、组织等都能对其屈服程度产生影响,同时温度、应力状态等外在因素对屈服强度也有一定影响,那么屈服强度到底是什么呢?要如何检测呢?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出现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大于屈服强度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原始标距)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大于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大于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较大、较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eL或Rp0.2)。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金属材料检测在很多工程应用中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可以通过环境模拟测试让大家清晰的知道该材料是否适用于某项工程。那么屈服强度测试有什么具体的工程意义呢?它在工程上是材料的某些力学行为和工艺性能的一种度量,屈服强度高了对应力的腐蚀等就会敏感,反之则材料的焊接性能就可以更好,所以屈服强度是材料性能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
相关新闻:
- 能效测试可以推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2021-03-04
- 5G通讯的可靠性试验其中一项是验证DUT在高低温瞬变情况下产品的质量问题 2021-02-04
- 石墨烯材料检测中通过DPI可帮助石墨表面与其他分子表面进行相互作用 2021-01-28
- 金属材料检测中材料的屈服强度因其工程意义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指标 2021-01-21